75歲以上老人,坐他的車不要錢 敬老的哥默默堅持兩年,卻一再謙稱“不值得宣揚” 楚天都市報訊 □楚天都市報記者向清順 通訊員張義華 楊亞孌 實習生王鳳 攝影:記者李響
圖為:張國賢扶腿腳不便的汪爹爹下車 楚天都市報訊
楚天都市報記者向清順 談海亮 攝影:記者程銘
對75歲以上的老人和癌癥患者免費搭乘,的哥張國賢和妻子已堅持了兩年(見楚天都市報4月22日A04版)。這一善舉,源于什么?他對記者道出,自己家也有80多歲的老母親,看到別的老人,會想起自己的母親。 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張國賢不會說這些大道理,用他的話說:“誰家沒個老人呢,誰不會有老的那一天呢,將心比心,對老人好一點,哪怕只是多一句問候,少收一分錢,都能讓他們感到溫暖。” 40多平方米的家非常簡陋,出車賺的每一元錢,對這個家都不可小視 一間只有40多平方的小房子,屋內(nèi)也沒有什么值錢的物品。昨日下午,記者走進張國賢在武昌惠譽社區(qū)安居苑18棟的家中,不免吃了一驚,對高齡乘客慷慨免車費的張國賢夫婦,家中竟如此簡陋。 張國賢的家只有一室一廳,擺著3張床,客廳也是臥室,擺著兩張床,進門的那張屬于86歲的母親陳蓮桂,另一張小床挨著陳蓮桂,供經(jīng)常過來照顧老人的王白玉(張國賢的妻嫂)歇息,唯一的一個小房間,屬于張國賢夫婦有限的私密空間,被磚墻包進來的陽臺兼做廚房,灶臺上,煨著一罐嘶嘶冒熱氣的湯。 雙目失明的陳蓮桂,正坐在小凳子上,耳朵貼著一臺老舊的小收音機。家中沒有什么值錢的擺設,一眼掃過這個家,便可以明白,開出租車所賺的每一塊錢,對這個貧寒的家都不可小視。 雙目失明的老母親說:“他對別的老人好,我心里也跟著高興” 聽到有客人來訪,86歲的陳蓮桂顫顫巍巍地摸索著,拉住了記者的手。她不僅雙目失明,去年還中過風,只能翕動著嘴唇斷斷續(xù)續(xù)地說些話,但老人的衣物整潔,面頰干凈。 雖然平時幾乎不出門、不下樓,陳蓮桂卻知道兒子在外面免費搭乘高齡老人的善舉,這是因為,換班在家休息時,張國賢總會陪著母親說說話,這些事,說給母親聽,母親非常高興。“我聽他說過,有一回,他帶了個老人,車費70塊,都沒有收人家的。”陳蓮桂說起兒子的這些事時,滿是皺紋的臉上頓時神采煥發(fā)。一旁的妻嫂王白玉告訴記者,張國賢在家對母親百依百順,在外面做的一些好事,從不在外人面前自夸,只在自己家中跟母親嘮嗑時才說。“我們家里人都支持他做好事,他對別的老人好,我心里也跟著高興。”陳蓮桂說。不過,說起兒子,做母親的最關心他的健康。“他的身體不好,一大堆病,開車都帶著藥。” 街坊對他的善舉一無所知,“但知道,他對父母的確非常孝順” 同住安居苑的街坊們,對張國賢免費搭乘高齡老人的善舉一無所知,原因是,他平素根本不在別人面前主動說起這些事。“但你要問他是不是個孝子,那我們知道,他對父母的確非常孝順。”同樓棟的潘先生連連稱贊,張國賢的父親去年去世之前,曾經(jīng)中風癱瘓在床兩年多,他服侍老父親盡心盡力,從無怨言,街坊們都交口相贊。 孟子說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而用張國賢自己的話說,自己的善舉其實并無多少大道理可講。他說:“誰家沒個老人呢,誰不會有老的那一天呢,將心比心,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nèi),對老人好一點,哪怕只是多一句問候,少收一分錢,都能讓他們感到溫暖,老人需要的東西其實不多。” “陪駕”記行 他做的事雖小 卻給人以溫暖 昨日,的哥張國賢有了他開出租車以來,惟一一次有人“陪駕”的經(jīng)歷。也就是昨日,坐他車的乘客第一眼就認出了他,并對他說,他的所為,給人溫暖與慰籍。 乘客肖先生:他的所為給人溫暖與慰藉 昨日上午10時許,的哥張國賢將車開到武昌秦園居小區(qū)門口,同意記者跟車體驗。 就在此前記者聯(lián)系上張師傅時,他在電話中多次婉拒:“這些事情,都是小事,是我很自然的行為……”記者勸說半天,他才勉強同意。 上午10時26分,在秦園路一家餐館門口,一名中年男子上車,經(jīng)乘客許可后,記者也坐上后座。“您家要克(去)哪里?”乘客剛關好車門,張國賢頭扭向副駕駛室,向乘客打起招呼。 得知乘客肖先生要到漢口給病中的母親送午飯,張國賢連說“不容易”。在看到儀表臺上的提示后,肖先生感到一驚,“您家是不是報紙上報道的那位司機?”記者這才表露身份,肖先生不停地說,張師傅這樣做很難得,“您家做的那些事雖然不是什么驚天動地之舉,但卻給人溫暖與慰藉。” 七旬夫婦:“下次記得到我家喝口水” 為不打擾張國賢做生意,記者隨后坐在采訪車內(nèi),不遠不近跟在他黃色“凱旋”的后面。 中午12時27分,漢口循禮門附近,一對銀發(fā)夫婦站在路邊不停招手,張國賢停車。打開車門后,婆婆一眼認出了張國賢,“早上我就從報紙上知道了你的故事,你真是個好人!”聽后,張國賢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這對夫婦住在漢口香港路武漢市兒童醫(yī)院附近,爹爹許廣嘉,婆婆楊瑞華,兩人曾是該醫(yī)院醫(yī)生,從大潤發(fā)超市買完菜打車回家。上車后,楊瑞華跟張國賢開起玩笑:“我們今年才73歲,不夠年齡,不需要免費哦。”誰知,張國賢早已注意到,許爹爹腿腳并不方便,上車時,下肢慢慢往座位上挪了好半天。 十多分鐘后,車開到許爹爹家門口,楊婆婆才發(fā)現(xiàn),張國賢連計價器都沒有開。停車后,張國賢走到車外,來到許爹爹跟前,幫忙拿行李,許爹爹堅持掏錢支付車費,但張國賢說:“認識就算是緣分,這趟就算了吧。” 許爹爹拗不過張國賢,連聲感謝,對他說:“下次到這里口渴了,記得到我家喝口水。” 然而真正忙起來,張國賢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昨天是星期天,打車的人不斷,下午3點半過后,生意差了些,張國賢才停下車來,吃了一碗8元錢的拉面。 原來堅持不收錢的“的哥”就是他
圖為:宋爹爹在報上認出曾免費送他的張國賢 “是的,是的,是一輛黃色的出租車,還是那個憨厚的笑容。”這兩日,本報熱線接了好幾個的電話,打來電話的老人說,他們在報紙上認出了張國賢,原來坐車不收費的的哥就是他。
然而,對那些曾經(jīng)享受“免單”待遇的老人,張國賢卻沒有多少印象。他這么做,只是日常出車的小插曲,只是順路為之,他只想讓自然的事,自然做下去。 沒有存根的善舉偶然的發(fā)現(xiàn) 一個月前,家住武昌中北路青魚嘴的張婆婆,致電本報尋找一位免費搭乘她的好心的哥。那時,她不知道這位的哥就是張國賢。 3天前,一名乘客看到了張國賢那輛黃色凱旋出租車的副駕駛座前貼了張噴繪紙條:“75歲以上老年人和癌癥患者免費,有家屬陪同半價。”張國賢車上的的紙條是他半年前更換上去的,在這張紙條貼上去之前的一年多,張國賢的這臺鄂AXM531出租車便已對高齡老年人和癌癥患者免費。 這名乘客給本報熱線打了個電話,張婆婆才找到了她想找的人。 對于曾免費送過的張婆婆,張國賢已沒有印象,客來客往,順路為之。鄰里一直都不知道他的善舉,他說自己這么做不足掛齒,那些送過的老年人又何須知道他們是誰。 真正能說上姓名的老年人,在代班司機報銷的字條上,記者找到了一個。張國賢定下規(guī)矩:不管是他和妻子開車,還是代班司機開車,鄂AXM531車的承諾有效。但代班司機收入本就不多,他不想因自己的承諾,讓代班司機背上負擔。代班司機免費送了老人,記下老人的名字和電話,可以向他報銷免去的車費。 通過這張字條,一個溫暖的小故事得以還原: 3月10日早晨,家住武昌石牌嶺的80歲爹爹宋學敏,和老伴趕往漢口吊唁剛?cè)ナ赖牡芟,在小區(qū)門口攔下了一臺黃色凱旋出租車,看到副駕駛臺上貼著的紙條,宋學敏試探著問的哥:“我今年80歲,坐你的車能免費嗎?”代班司機郭師傅爽快地說:“當然可以!” 從武昌石牌嶺到漢口古田四路,宋學敏忘記了弟弟家的詳細住址,在古田附近轉(zhuǎn)了好幾圈,到達目的地后,計價器上顯示76元,郭師傅分文未取。 宋學敏爹爹和武昌中北路的張婆婆,成為記者能夠?qū)ふ业降氖芏魽XM531免費優(yōu)待的乘客——僅此二人。原因是,虧的是自己的腰包,張國賢和妻子從不做記錄,而代班司機報銷的字條,也不會保留。那張小字條,能找到僅僅只是偶然。 免費送過了多少老人,張國賢只能憑記憶估算:“這兩年來,每個月會有一二十次吧,最多的一天免費跑了4趟,也有時候幾天都不會碰到,高齡老人出門畢竟不多。” 有一份心,盡一份力,隨手做點好事 張國賢不會刻意在福利院、醫(yī)院等高齡乘客和癌癥患者集中的路段跑,即便是記者開始跟蹤報道后,他也是和往常一樣出車。 和這個城市的其他出租車一樣,鄂AXM531承擔著一個家庭的生計,每天奔忙在武漢三鎮(zhèn)街頭。“碰到了,免費帶,上下車時扶一把;碰不到,照常做生意。”他說。 他們夫婦和母親,一家三口擠在武昌安居苑小區(qū)一間4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兒子和女兒都已成家。他和妻子一個月靠開出租車賺4000多元,給高齡乘客和癌癥患者免車費,一個月約莫會損失幾百元。“收入沒受什么影響,這兩年坐出租車的人多了,多跑幾趟就賺回來了。”他說。 母親陳蓮桂知道他這么做后,顯得很高興。“做好事,會有好報的。”老人說。86歲的陳蓮桂,早年雙目失明,去年3月又中風,惠譽社區(qū)居委會干部,每個月都會有人上張家問候一下老人。 “社區(qū)對我家老娘的好,讓我們心里暖和,我們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nèi),對別的老人好一點,也算是回報社會吧。”張國賢說。 除此之外,他對自己的善舉講不出什么大道理。“有一份心,盡一點力,隨手做點善事,很自然的事,很多人其實都在這樣做。” 不過,在他人眼里,張國賢的堅持顯得難能可貴,和他同在大通出租車公司的的哥艾加華說,雖然他也經(jīng)常免費搭載老人和一些急診病人,但沒像張國賢那樣堅持,而且還專門貼牌為老人服務,做得這么細致,堅持這么久,不容易。 張國賢卻說:“并不是我做了這點事,就顯得比別人高尚,我靠著輛出租車討生活,幫扶一下老年人,只是順手為之,不圖什么名,不要什么回報,也承受不起太高的美名。自然的事,就自然做下去。” “張師傅這么做不簡單” 楚天都市報訊 (記者向清順 談海亮 實習生王鳳)的哥張國賢的善舉,引發(fā)社會廣泛熱議。昨日,多名的哥表示向他學習,市民稱贊其善舉的同時,希望社會出現(xiàn)更多的“張師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