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根沒放空 收了3.5元放空費 近日,我從武昌梨園打的去后湖武漢老年大學,全程約12公里,因為路上堵了十幾分鐘,拿到發(fā)票一看,加上1.5元的附加費,總共要付30元錢。 我坐的是一輛老款出租車,車窗上貼的價簽是“1.4元/公里”,按頭3公里8元計算,如果不堵車,12公里的車費是20.6元,再加1.5元附加費,不堵車就是22.1元,而等候3分鐘的費用是0.7元,也就是說要堵半個小時才是30元錢。那多余的錢哪去了? 對于我的疑問,的哥熟練地答道:“超出7公里要加收放空費,按租價的一半收費,1公里7毛!因為返程時空車子跑也要燒油,收放空費是慣例,物價局批了的。” 那就是說,12公里路要收3.5元放空費。要不是問一下,這筆錢還是糊里糊涂被收的,因為車上根本就沒有貼相應的價簽。 就在我掏錢時,一位市民已經迫不及待地拉開車門坐到了后排座位上,的哥這一趟就是想放空也沒機會。 路網在變密 放空費還是老樣子 下車以后,我還在想,這個“加收放空費”的慣例到底持續(xù)了多久?武漢從1994年起鼓勵私營企業(yè)經營出租車業(yè)務,十幾年來,出租車和市民出行的關系越來越密切。 近年來,武漢的城市規(guī)模不斷擴大,以往偏遠的農村土地上,開發(fā)出了常青花園、南湖、光谷、后湖等大型居民區(qū)和創(chuàng)業(yè)熱土。城市的道路也越來越長,越來越多,越來越密集。 比如,以友誼大道、武珞路及珞喻路等道路為例,道路全長近20公里,路上岔路多、單位多、居民小區(qū)多,出租車在這里跑,回空率極低。高峰時段,甚至會出現(xiàn)十幾個人搶一輛車的情況。 再比如,從水果湖打的去武勝路約12公里,從武昌東亭打的去江漢路約15公里,市民出行的距離稍微遠一點,就會超過7公里。 現(xiàn)在,的士放空的幾率跟十年前相比,肯定大不一樣了。那么,“7公里以上,每公里租價50%”的返程放空費標準,是否應該改改呢? 武漢郝先生 編后 直到讀了郝先生的來信,相信許多市民才知道有“放空費”這一說法,因為很多出租車上都沒有進行公示。那么放空費到底收得有沒有道理呢?以前,收放空費是為了解決出租車返程空跑的油耗費用。但隨著城市規(guī)模的擴大、人口的增加,市民經常遇到打的難的情況,現(xiàn)在打的超過7公里放空的現(xiàn)象并不普遍。物價部門制定“放空費”政策時,是不是也應該與時俱進,讓消費者掏錢掏得明明白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