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消息 (楚天都市報) “武昌站前打的難”系列報道,引起許多市民共鳴。不少讀者來電表示,“投訴的士違規運營很少有結果,這也是拒載等現象屢禁不絕的原因之一”。記者調查發現,“投訴難”的癥結在于:大部分投訴調查及處罰措施由出租車公司落實。這種出租車公司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情形,往往導致乘客投訴“石沉大海”。 記者體驗:投訴后24小時無回應 12日晚11時,記者再赴武昌站前探訪,拒載現象依然嚴重。記者一連詢問三輛路邊的士,第一位司機聽說去傅家坡時,開口就要20元,記者提出打表時被拒絕;另兩名司機直接表示“不去”。由于拒載短途,許多旅客只好拖著行李,冒雨步行近20分鐘到大東門附近打車。 13日凌晨0點04分,記者撥打客管處投訴電話,分機號為209的工作人員接聽了電話。記者將被拒載的時間、車牌號等情況告知后,又登錄客管處網站,進行了網上投訴。但直至昨日晚11時記者發稿時,未收到任何回復。 反應滯后導致界定違規難 市民王先生表示,他曾多次就的士拒載等問題投訴,但回復多是:“將轉由責任公司調查”,少有下文。 據介紹,乘客投訴的士違規時,客管處一般會轉給相關出租車公司處理,由公司回告結果。“性質特別惡劣的投訴,客管處才會直接查處。” 有業內人士表示,乘客若直接撥打公司投訴電話,界定違規相對容易,可馬上通過司機核實。“從客管處轉過來的投訴,往往已是‘過去時’,很難調查取證。拒載是違規行為里最難界定的,司機一踩油門就跑了,乘客很難掌握具體的證據。”他認為,治理拒載行為,由客管處派人上路查可能效果更好。 缺乏監督導致處罰落實難 記者了解到,一些司機并不害怕投訴。“投訴到公司的話,只要跟督導部的人混熟了,說幾句好話,往往能大事化小。”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司機說,即使被客管處抓住了,具體處罰還是由公司來執行。“公司也不想我們停運啊,停一天他們就少賺一天的錢。” 一客管處工作人員表示,停運天數的具體落實,主要在營運企業。不排除有的企業為了經濟利益,在落實上打了折扣。“這無疑讓處罰失去了威懾力。” (記者蘇海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