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市“四城同創”辦公室作出初步統計:市民通過來信、來電、來訪等多種渠道,為“四城同創”工作提出的建議、意見已多達數千條。 “從來沒有一項活動,贏得市民如此高的關注。”市“四城同創”辦公室負責人感慨:“這說明,‘四城同創’與廣大市民密切相關。這道‘考題’,需要全體市民共同書寫答卷,也將使全民共享創建成果。” 提出創建目標,出一道全民考題 ——2008年,確保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稱號,爭創全國文明城市; ——2007年進入申報程序,2009年爭創國家衛生城市; ——2007年進入申報程序,2010年爭創國家環保模范城市; ——“十一五”期間,鞏固、深化國家園林城市成果,為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奠定基礎。 這一創建目標表,公布于今年3月23日。當天,市文明委召開全會,對“四城同創”作動員部署。 全面啟動雖數月,醞釀卻已數年。 早在2003年1月12日,市十一屆人大一次會議剛落幕,市委就召開常委擴大會,會議中心議題:確定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目標。 2005年,武漢第二次成功捧回“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牌匾。 乘勢而上。去年,“十一五”開局之年,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作出同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國家文明城市的重要決策。 “四城”稱號,就像四塊金光閃閃的“城市品牌”,一直是全國各大城市的競爭焦點。“‘四城同創’關系到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一定要舉全市之力,真抓實干,按期實現各項創建目標!”3月,市文明委全會上,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市文明委主任苗圩的發言擲地有聲。 “四城同創”,一城先捷。去年初,武漢榮膺“國家級園林城市”稱號。武漢人繼而向更高的目標攀登:爭創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這是一道全民考題。一一翻閱“四城”考評細則,269項測評指標,涵蓋一座城市的方方面面,與全體市民息息相關。 這是一道高難度考題,直指武漢的各個薄弱環節:武漢基礎設施建設任務重,舊城改造壓力大;武漢市區面積廣,城鄉接合部多,管理難度大;武漢“九省通衢”,流動人口多;武漢是老工業基地,振興國有企業擔子重,社會保障壓力大…… “開弓沒有回頭箭”。盡管困難重重,武漢人決定迎難而上。 廣泛發動群眾,呼喚全民答題 面對難題,誰能圓滿遞交答卷? 答案不言自明:全體市民群眾。 上至市領導,下至普通百姓,一股全民投身“四城同創”的熱潮正在江城掀起。 “我為‘四城同創’獻一計”,成為熱心市民對家鄉最質樸的關愛。水果湖街開展征集“金點子”活動,100名市民的好建議首批獲獎。江夏區通過區電視臺搭建信息平臺,號召市民發送手機短信,為全區“四城同創”工作獻計獻策,截至目前,已征集市民建議1000余條。 “四城同創”,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龍頭。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文明過馬路”教育實踐活動是我市當前確定的首要抓手。 文明單位,當仁不讓地成為“領頭羊”。全市4000多家文明單位,悉數發動職工進行“文明過馬路”簽名承諾。每天,在全市100個重要示范路口、50個重要示范路段,各文明單位派出的志愿者,風雨無阻堅守崗位,宣傳勸導行人“文明過馬路”。 各界群眾踴躍投入志愿者隊伍: 全市中、小學校紛紛舉辦主題班會,發動孩子們“小手牽大手”,一言一行踐行文明; 市婦聯向全市廣大家庭發出倡議,來自180余個家庭的志愿者首批參加了共建文明公交站臺活動; 在江岸區、武昌區、江漢區,數以千計文明單位的干部職工堅持開展周末“文明過馬路”勸導日活動; 在青山區、硚口區,社區群眾紛紛開展“文明過馬路”宣傳承諾簽名活動; 在洪山區,10余所高校的大學生志愿者,在站臺維持乘車秩序,進社區宣傳禮儀知識,到路口勸導“文明過馬路”; 在漢陽區,農民工也加入志愿者隊伍,轄區4個農民工勸導崗,每天均能看到他們認真值守的身影; 在江夏區,老黨員、老干部、老戰士、老教師、老模范等“五老”鄭重作出承諾,手牽孫子、外孫,一起文明過馬路; …… 據統計,3個多月來,全市志愿者上路勸導達10萬余人次,宣傳教育群眾逾100萬人次,勸導不文明交通行為8萬余起,協助處罰行人、非機動車違法行為1萬余起。 收獲創建成果,呈送市民共享 坑洼的路面、殘破的院墻、滿地的垃圾——這組照片,是北湖街黃菱院大院居民江國衛去年底拍攝的小區面貌。 平整的瀝青路,嶄新的健身器材,綠草茵茵,鮮花盛開——各級部門投入10余萬元改造,今年6月底,喜換新顏的黃菱院大院再度進入江國衛的鏡頭。 “七一”前夕,北湖街征集“和諧環境,幸福生活”書畫攝影作品,江國衛等居民踴躍遞交200余篇作品,他們用鏡頭和畫筆贊頌身邊的變化。 和北湖人一樣,越來越多的市民正享受著“四城同創”帶給自己的實惠。 “四城同創”,實質何在?全市上下統一認識:創建不是為了爭“牌子”,“里子”遠比“面子”重要。 “為民創建、創建為民、共建共享”,堅持“四城同創”的這一工作方針,各部門積極打造惠民工程。 漢陽區深入各街道、社區,舉辦居民座談會,發放問卷調查,廣泛收集群眾意見,從中梳理出310個群眾反映強烈的“老大難”問題,制定重、難點“任務單”,責成29個責任部門限期解決,各責任單位主要領導交納責任風險抵押金,月考核,季獎懲。 全市衛生系統啟動“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創建平安醫院”活動,各醫院紛紛出臺便民、惠民新舉:武昌區惠民醫院組建“巡回醫療隊”,為198個社區的困難群眾送醫送藥;東湖醫院、鐵四院醫院派出“愛心專車”,免費接送老人、產婦等入院、出院;市中醫院征集“細節服務建議”100多條,由此制定多項整改措施…… 孩子沉迷網絡,是家長最為揪心的事情。暑期來臨,全市再次展開網吧專項治理,徹查“黑網吧”,嚴處經營性網吧違規接納未成年人行為,全力凈化未成年人成長環境。 7月,為期兩個月的“夏季聯合戰役”打響,集中攻堅11個重、難點問題:打擊假冒偽劣、掃除“黃、賭、毒”、整治校園周邊環境、城中湖水體整治、公交出租車文明創建、施工工地整治、鐵路沿線環境建設、市容環境“雙創”……項項行動連著百姓的心,贏得一片拍手稱好。 持續開展的“文明過馬路”宣傳教育活動也初見成效。交管部門昨公布數據:今年上半年,在全市各重要示范路口、路段,行人、非機動車守法率達到95%,較去年同期提高約10%。 管住了自己的腳,也給自己的生命加了道“安全門”。同樣是今年上半年,我市因行人、非機動車違法行為導致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為79人,較去年同期下降了約30%。 “通過一件件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四城同創’必將從一個陌生概念,變成每個武漢人都感同身受的親切名詞。”市“四城同創”辦公室負責人信心百倍地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