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通汽車出租有限公司從04年初起,萎縮“買斷”經營出租車,決策走承包之路。歷經近四年的努力,在所屬1228輛車中已有1058輛進入承包軌道,承包車輛率為86%。還有04年以前簽訂的170份實質是“買斷”的租賃經營合同到期后,將全部轉換為承包經營。 一、推行承包經營的主要內容: 體現在形成“一個格局”,實行“三個漸變”,達到“三個統一”之中。 1、基本形成“企業是市場投資主體,車輛產權屬企業,司機是企業員工”的公司化管理格局。明晰了車輛產權、投保權、保養權、處置權和更新權的歸屬,理順了司機與企業間的經濟關系和勞動關系。“買斷”模式下車輛產權“誰投資,誰所有”和“誰登記,誰所有”的爭論迎刃而解。結束了企業僅有出租車有償經營權,而無物質實力的歷史。千余輛車實現經營權和產權的“兩權歸一”。 2、漸變司機一次性付款購車,為公司全額出資更新車輛。從司機一次性交繳20多萬元的車款、標費和發包利潤,到繳納車價20%的首期承包金,轉變到“無首付承包金”。公司先后籌資上億元更新千余輛車。司機只交納2萬元的安全服務保證金,公司承擔投資和經營風險。 漸變司機與公司間僅有經濟和民事關系,為經濟和勞動關系并舉。公司已為800余位承包司機辦理養老、醫療、工傷、失業和生育等“五險合一”的社會保險。跟200余位司機協議在其原單位保留社保待遇,并相應扣減月承包金,消除了司機的后顧之憂。 漸變可多次轉包車輛為限制轉包一次,直至不允許轉包或轉為“雙班制”。分步遏制高價轉包給行業、企業和接包司機造成的后患,公司限制承包合同轉包一次后,跟接包司機約定自行中止合同時只能退包。重新簽訂行業示范合同后,只能轉包為“一車兩人制”的雙班承包經營。 3、統一執行行業公示的承包費用。按照市客管處和行業協會發布的《指導意見》、《自律意見》,確定8種收費項目及標準。其中,車輛折舊費、社會保險費、企業收益隨著車價變動;武漢市上年度社平工資提高;行業單車月均營運收入的增減而相應每年調整。車輛保險費按投保八項險種計算,達到應保俱保,最大程度降低事故風險。達到公平、公正、公開。 統一簽訂行業制定的示范合同。對原“買斷”經營合同,重簽B類示范合同。對原承包經營合同,與司機協商重簽A類示范合同或協議履行原合同。承包經營五年期滿時,公司驗收并處置舊車后更新車輛重新發包。“買斷”經營五年期滿時,檢測車況達標后,經營期延續一年,或延至車輛報廢前一個月止。 統一進行車輛保養和事故車修理。承包車輛運行每達到7500公里或20天時,在公司定點修理廠進行一級保養。完成神龍公司10萬公里強制保養后,運行每達到3萬公里或80天時,進行二級保養。并對車容車貌;電器燈光、制動轉向等未達標車輛,強制進廠修復。同時,實行年度安全無事故遞進獎勵和發生有責事故予以分別處罰。企業在“買斷”下對車輛維修保養監控乏力的現象一去不復返。不僅適應產權屬企業、保障車輛完好率,而且有益于消除機械電器隱患,防范交通事故。 二、推行承包經營遇到的主要困難 1、大多司機習慣于運行了上十年的“買斷”模式。對推行承包存在著“三怕”: 一怕喪失高價轉包的自由。很多司機曾私下交易,付出高額“座子錢”取得開車就業崗位,存在短期經營、再轉手高價出讓的念頭。 二怕承包費“水漲船高”,降低個人收入。 三怕表現不好被企業淘汰出局。有的“二手老板”或司機還害怕被取消他們所認為具有的終身經營權。其實,出租車經營權是政府所有的社會資源,不僅司機沒有 ,而且企業也沒有永久經營權,企業只有質量信譽考核合格后階段性的有償使用權。所謂無條件的終身經營權,是“買斷”形成的誤區。也是隊伍素質、服務質量不易改觀的根源。 前二、三年里,武漢市有少數司機拉起“反對承包、擁護‘買斷’、取消公司、全盤個體”的橫幅滋事,跟這“三怕”不無關系。 行業中有個耐人尋味的現象:業內部分在崗司機反對承包,想進入行業的待崗司機們支持承包。因為可不支付高額轉包費,或高價“買斷”入門費就有個飯碗,這是下崗失業弱勢群體求之不得的。 2、全市萬余輛出租車在03年底前幾乎都是“買斷”經營。由于“買斷”下企業少有投資風險,除了偶然發生重大交通事故企業負有連帶責任外,企業的經營風險微乎其微,因此不少企業也熱衷“買斷”穩賺現錢。 當時社會上存在片面理解“穩定壓倒一切”的現象,時有讓司機自愿選擇經營模式,實則維系“買斷”的輿論。因此,盡管上海、北京等地同行早已實行承包,大通仍有孤軍深入、怕被同行責怪別出心裁的疑慮,擔憂槍打出頭鳥,被指責影響行業穩定。 3、管理層內部對走承包之路的認識不完全統一。有少數管理人員滿足于簡單化地“收租子”和“調平事故”。顧慮承包后增加車輛技術、社會保險、培訓教育等管理工作量,不愿承擔投資和經營風險。 三、怎樣突破推行承包經營的障礙 概括地講,運用了“抓住天時、地利、人和;依法依規,有理有節”的“十六字”方針。 1、依靠“天時”的支撐。03年底,市客管處提出了“承包經營是出租車行業穩定發展的必然要求和趨勢”的鮮明觀點,發布了循序漸進推行承包的《指導意見》。04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頒發了包括制止“買斷”方式在內的規范出租車行業管理的81號文件。正是行業的指導和政府的政策,才使大通產生“底氣”,挺直腰桿,從04年初走承包之路。06年5月,市交委、市客管處以推行公司承包經營為重點,進行規范企業經營行為后,更是鞏固了大通推行承包的步伐。否則,寸步難行,啟動了也會半途而廢。 2、重視“人和”的疏導。公司決策層站在打造大通品牌、取得規模效應,創建文明和諧行業,履行社會責任感的戰略高度,對待經營模式的轉換。絕無做秀炒作,“穿新鞋,走老路”的虛偽心態。多次組織管理人員舉行經營模式研討會、座談會,一分為二地剖析“買斷”和承包的利弊,從而基本達到共識。 坦率地講,“買斷”并非一無是處,不然不可能盛行上十年。承包也不是一包就靈,仍要防范對司機以包代管、多收濫要。但相比之下,承包的利大于弊。利在穩定行業;提高服務質量;打造企業品牌的所得,大于增加籌措資金壓力和管理工作量的麻煩。 追根求源地分析行業中的不穩定現象,相當部分是“買斷”惹的禍。司機在“買斷”下一次性出資購車和支付標費;或者高價接包后,一朝對所承擔的風險經受不住,難免滋事。司機指責企業“空手套白狼”,是“空殼皮包公司”,不管從業人員的生老病死,無不事出有因。有少數司機下跪情愿,發傳單,扯標語,進京群訪,并非無風起浪。近一、二年中武漢市逐步推行承包后,動亂明顯減少,實踐證明促使了行業大局基本太平。 通過研討,大家認識到形成公司化管理格局,便于在司機中推行準入、退出機制,提高隊伍素質;利于整改車況車貌,督查服務質量,提高安全文明服務檔次。實施為司機辦理“五險合一”的社會保險,不僅是《勞動法》法定要辦的實事,早辦早主動,而且增強司機的歸屬感,企業的親和力、凝聚力。 針對承包比“買斷”收費高一些的疑問,反復跟司機算細賬,明說高在企業應有投資利息收入;高在增加車輛保險的險種和保額;高在新增社保費等方面,不僅合情合理合法,而且司機是最終受益者。針對實行優進劣汰,限制高價轉包等約束,講明是在維護以經營“的士”為終身職業的優秀司機和接包司機的根本利益。 通過利弊分析和擺事實、講道理,大多數管理人員和司機從思想上接受了承包模式。 3、利用“地利”的時機和經濟杠桿的推動。“地利”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市政府改善經營環境,行業效益逐步上升。一輛車的月營收在03年上半年“非典”前只有1萬元左右,到下半年提高到1.5萬元左右,至今穩定在月均1.8萬元的水平。這是推行承包的經濟基礎。 二是大通抓住1000多輛車分別使用近七年、將進入封檔期,或使用近8年、將到報廢期的時機,利用原買斷合同即將到期,需要更新車輛簽訂新一輪合同的機會,采取了鼓勵提前換車直接承包和租賃(買斷)過渡轉承包的二個舉措。 對自愿提前更新車輛直接進入承包的司機,離車齡滿8年每提前一個月換新車時獎勵500元,最多獎勵提前18個月給予9000元。550余位司機因此共獲得370余萬的獎勵,人均獎勵6000余元。不論是算政治賬,還是算經濟賬,從長遠看,大通由此得到的回報大于所付出的投入。 對租賃合同未到期時申請提前更新車輛,又要求繼續履行余下租賃期后再承包的司機,大通按照行業《指導意見》的精神,創造性地推出了“租賃轉承包”的方式。司機出資平價購車延續原租賃合同到期后,約定公司回購車輛的價格,公司按車輛使用八年進行折舊,扣出折舊費付給司機的購車款轉為承包經營。在一份合同中既講清前一段租賃期雙方的權責利,又講清后一段承包期雙方怎么辦。減少工作程序,二步并為一步走。200多位司機簽訂了“租賃轉承包”合同,目前已全部轉為承包。 4、依據《合同法》和行規,有理有節推行承包。原租賃經營司機如果既不直接進入承包,又不提前換車采納“租賃轉承包”,要求經營至租賃期滿時,公司尊重《合同法》賦予其的正當權利。但告示租賃期滿,不再簽訂新一輪的租賃合同。司機變賣舊車后自動喪失經營資格,雙方不再存在經濟民事關系。 此舉跟《合同法》和行業指導意見的精神相一致。重新簽訂經營合同須雙方自愿,企業不能強迫司機簽承包合同,司機也不能強迫企業簽“買斷”合同。03年12月,市客管處所發《指導意見》指出:全市出租車經營權在2005年12月31日到期前,原合同期滿“不愿承包經營的,車輛轉籍由司機自行處理”。就是司機可以不承包,退出出租車行業,另謀職業。 當時,有二、三位司機硬要更換車輛繼續“買斷”經營,有的簽訂“租賃轉承包”合同后又不履約轉換,多次進京上訪,甚至以暴力相威脅。基于在企業內部無法調平糾紛,公司依法起訴至法庭,以公司勝訴,個別司機敗訴走人,或回到承包之路上而告終。 06年5月,市交委在規范企業經營行為的《指導意見》中,明確06年1月1日以后更新的車輛實行公司承包經營后,標志著我市全行業不再出現新的“買斷”經營,原“買斷”模式逐步消亡。 大通公司歷經四年的承包之路,再次得到了社會和行業的贊同。從此再無孤軍奮戰之感。正在向建立健全承包經營的規范管理體系再作新的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