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報告科學回答了黨在改革發展關鍵階段舉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樣的精神狀態、朝著什么樣的發展目標繼續前進等重大問題,對繼續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作出了全面部署,對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提出了明確要求。
十七大報告中,一些關鍵詞語和新提法引起了人們強烈關注。本報從中摘取16個,以饗讀者。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關鍵詞1
十七大報告摘錄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這條道路和這個理論體系。
解讀
十三大以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實踐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十七大報告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表述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飽含深刻內涵。
改革開放
關鍵詞2
十七大報告摘錄
改革開放作為一場新的偉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風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開放符合黨心民心、順應時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確的,成效和功績不容否定,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
解讀
改革開放以來的偉大實踐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無可爭辯地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必由之路。
科學發展觀
關鍵詞3
十七大報告摘錄
科學發展觀,是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
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解讀
一個政黨要站在時代前列,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科學發展觀是著眼于國內外形勢,著眼于中國建設實際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
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
關鍵詞4
十七大報告摘錄
堅持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從各個層次、各個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依法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
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職權,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的聯系,建議逐步實行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
解讀
政治體制改革作為我國全面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而不斷深化,與人民政治參與積極性不斷提高相適應。
和諧社會
關鍵詞5
十七大報告摘錄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解讀
在中國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中,“大同世界”、“協和萬邦”、“親仁善鄰”一直是人們追求的美好夢想。在中華民族為偉大復興而奮力開拓的今天,我們黨提出了和諧社會“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現實目標。
[NextPage]
和平協議
關鍵詞6
十七大報告摘錄
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臺灣任何政黨,只要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我們都愿意同他們交流對話、協商談判,什么問題都可以談。我們鄭重呼吁,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協商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構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框架,開創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新局面。
解讀
兩岸關系發展的歷程充分證明,兩岸分則兩害、合則兩利。共同的血脈和文化,共同的兩岸關系前途,共同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遠景,把兩岸同胞緊緊聯系在一起。
改善民生
關鍵詞7
十七大報告摘錄
必須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社會體制改革,擴大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
解讀
“中共十七大主打民生牌”,這是《亞洲周刊》推出的一組封面文章的總題。文章說,中共堅持“人民本位”的政治取向,將加大力度、加快速度解決人民的教育、醫療、住房等問題,化解社會矛盾。
公民意識
關鍵詞8
十七大報告摘錄
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完善決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統。加強公民意識教育,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理念。
解釋
“公民意識”一詞首次出現在黨代會的報告中,引起許多人的關注。增強全社會每一個人的公民意識,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的理念,無疑是擴大人民民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支撐。
人均GDP翻兩番
關鍵詞9
十七大報告摘錄
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
解讀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十七大報告提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與十六大相比,增加“人均”兩個字。人均GDP反映的則是國民的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在講綜合國力的同時,注重國民富裕程度,既是從百姓視角來衡量發展質量,也是要求經濟發展摒棄片面追求數量和規模的方式。
初次分配也要體現公平
關鍵詞10
十七大報告摘錄
要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解讀
十七大首次提出,在初次收入分配中也要實現公平與效率的統一。這一理念變革,意在遏制近年收入分配狀況惡化、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的趨勢。收入分配政策是改革開放后黨代會報告的重要內容。
[NextPage]
財產性收入
關鍵詞11
十七大報告摘錄
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逐步扭轉收入分配差距擴大趨勢。
解讀
財產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擁有的動產(如銀行存款、有價證券等)、不動產(如房屋、車輛、土地、收藏品等)所獲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讓財產使用權所獲得的利息、租金、專利收入等;財產營運所獲得的紅利收入、財產增值收益等。現在統計中常用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四部分構成,按照占比大小分別是:工資性收入(工資等)、轉移性收入(養老金等)、經營性收入(商業買賣收入等)和財產性收入。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以工資性收入為主,大約占到70%左右。財產性收入占比位置較小,占比大約在2%左右。
全面小康
關鍵詞12
十七大報告摘錄
我們必須適應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順應各族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和規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基本目標和基本政策構成的基本綱領,在十六大確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基礎上對我國發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解讀
十七大報告提出了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與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相比,這些新要求體現了十大“亮點”。
生態文明
關鍵詞13
十七大報告摘錄
循環經濟形成較大規模,可再生能源比重顯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
解讀
從十二大到十五大,我們黨一直強調,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十七大報告首次提出生態文明,這是我們黨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理念的一次升華。
反腐倡廉
關鍵詞14
十七大報告摘錄
堅決懲治和有效預防腐敗,關系人心向背和黨的生死存亡,是黨必須始終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務。 (責任編輯:admin)